找到相关内容6537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的孝道之争

    碰撞交流的起因和重要内容。儒家最初只是对佛教剃度、弃家、不婚娶的一套教规提出伦理上的质疑。东晋以下,佛教的发展壮大日益影响到世俗权力阶层的现实利益,儒佛对立也趋于尖锐。儒家在孝道问题上逐渐联系政治、经济、社会现实问题来批判佛教,直到对其全面否定。在这整个过程中,佛教不与儒家作对抗,努力调合儒佛观念,其最初基本上采用“贵道忘迹”的方式来回应儒家的指责。到东晋慧远则已能通过专心论证佛儒相合来为佛教教规...

    陈一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04642239.html
  • 佛教为何传入中国

    百家争鸣,在争鸣的时候,那么多的学派,它们因为争鸣,所以呈现出来的都是积极的一面,但到了汉朝,汉武帝罢黜百家、独尊儒术,使得儒家学派失去了竞争对手,因为失去了竞争对手,儒家自身的魔性――儒家学派内部的消极...传入中国,其内涵应该是因为儒家魔性显现。  汉武帝罢黜百家、独尊儒术,儒家经学马上就出现了两种趋势,一种是研习儒家经学以沉冗繁琐为时尚,另一种是董仲舒开的头儿,他以人天感应观念比附《春秋》,使得经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3341545.html
  • 试论牟子《理惑论》的三教关系

    三教一致论,拉开了三教关系的先河,奠定了佛教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地位。这些无不体现出牟子《理惑论》的价值所在。  两汉之际儒家和道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两大主干。佛教传入中国后虽然后来逐渐受到统治者的信任和推崇,但一直取代不了儒家在政治者心中的地位。佛教在两汉时还处在萌芽时期,还站不稳脚根,更谈不上传播与发展了。故这个时期佛教在做传播工作时,利用当时流行于社会的儒家和道教的词语来解释佛教教义;同时用佛教的思想...

    常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1868233.html
  • 专访蒋庆:在儒学里重塑道德

    李泽厚先生认为您倡导读儒家经典只能培养宗教性道德,对此您怎么看?   蒋庆:读儒家经典所培养出的道德确实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所谓公民道德。儒家培养的道德是人类的普遍道德,即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这在儒家...,是低于人的道德的社会底线道德。   李泽厚先生主张把公德和私德分开,实际上就是把人作为人的道德与作为公民的道德分开。他把儒家道德看作是私德或者说宗教性道德,而把西方的公民道德看作是公德。我则认为,...

    曾进 老牛 报道

    |道德|读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0941461597.html
  • 卓新平:中国宗教更新与社会现代化

    目前, 在中国社会之现代化过程中,上述两大类型的宗教都需完成其改革与更新的任务, 以适应甚至影响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。  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载体的宗教而言,代表华夏文明之本质精神的儒家体系,无论称其为“儒教”或“儒家”,都表现为一种植根于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政治宗教和伦理宗教,在它身上非常典型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政治观与伦理观的统一及互用。按精神实质,儒家乃是一种“有为”的宗教,儒家精神积极倡导“参政”、“...

    卓新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2467961.html
  • 印光大师——融合儒佛 力斥排佛

    融儒入佛, 消除了佛、儒之间水火不容的隔阂, 以佛法包容儒家思想, 进一步完善了净土宗的教义。   印光生于1861年, 圆寂于1940年, 俗姓赵, 名绍伊, 法号圣量, 别号常惭僧。他从小随兄学习儒家经典, 后改信佛教, 广览经书, 弘扬佛法, 各宗俱习, 内外兼通。一生著述颇丰, 现大多收录在《印光法师文钞》正编、续编、三编内和《嘉言录》中。   一、主张儒、佛融合的原因   印光法师...

    辛雷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20476964.html
  • 理净法师答:出家与孝顺是背离的吗?

    理净法师答:关于出家与孝顺的问题,首先我认为出家并不背离孝顺。一般世人都是从中国儒家的理念来理解孝顺一事,儒家认为肌肤受之父母,自已不能决定舍弃,要听从于父母的教诲;做子女的父母在世不能远离,要时刻奉侍在父母膝下,奉茶倒水、供奉衣服饭食等。可从佛教理念而言,孝顺有“大孝”与“小孝”之别,佛教认为儒家所说的孝顺只是“小孝”,...

    理净法师

    理净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8/12/13062333417.html
  • 理净法师答:出家与孝顺是否背离?

    理净法师答:首先我认为出家并不背离孝顺。一般世人都是从中国儒家的理念来理解孝顺一事,儒家认为肌肤受之父母,自已不能决定舍弃,要听从于父母的教诲;做子女的父母在世不能远离,要时刻奉侍在父母膝下,奉茶倒水、供奉衣服饭食等。可从佛教理念而言,孝顺有“大孝”与“小孝”之别,佛教认为儒家所说的孝顺只是“小孝”,因为只能供给你母衣食等...

    理净法师

    出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1/14371734625.html
  • 何建明教授:国学不能等同于儒学

    近些年来,谈国学的人渐多,似乎不谈国学,不能成为国人。可是,近些年谈国学的人,一谈国学,就说儒家之学(简称儒学),以为除了儒学,就没有国学;或是认为,只有儒学,才是真正的国学。更有甚者,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,社会上出现了儒商之说,还有所谓世界儒商大会。他们谈儒商,就自以为是有儒家精神或弘扬儒家精神的商人,甚至以为中国的商人都是儒商,或者说,中国未来的企业家都应当是儒商,以此而与西方的商人相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|国学|儒学|中国文化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63571782.html
  • 台湾龙山寺副理事长黄书玮拜访佛学大师叶曼居士

      近日,台湾龙山寺副理事长黄书玮一行拜访了94岁高龄的当代佛学大师叶曼居士,并进行了亲切的交流。   叶曼是当今世界极少将儒、道、佛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师之一,曾接触过基督教、伊斯兰教等不同西方宗教,并研学佛教、道家、儒家多年,对东西方文化、哲学与宗教有独到的见解,著有多项著作文集,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。

    佚名

    |拜访|叶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8/14331527869.html